也借于他先天所诞的明王体,十几个寒暑不间断的练习武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智行真传之名早就响彻了整个天龙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被誉为在世明王、明王降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差一步之遥,就能迈入当世顶尖的先天境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非佛门中人不好俗名,不然徐行少说此刻也有个天龙寺大师兄的称呼,来彰显他的实力和地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智善师弟,龙爪手还差一点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这招横练武功虽然刚猛,可却少了佛门不杀生的祥和之气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圆光师侄,挑水用点心,别撒了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路上,徐行没有丝毫托大,和寺内的师兄弟们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,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是他和师父法慧禅师入宫造了杀孽…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不定还是这些师兄弟斩妖除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临时上一把香,今后寺内的僧人或许还会看在往日情分上,对他手下留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这只是徐行脑海里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念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正的生死之战,道途之争,哪会留下所谓的仁慈之心。之所以在寺内谈笑随和,广交朋友,全然是一以贯之,维持自己以往的人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少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静海禅院,一间偏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行坐在书案后面,将现实世界的《皇庭剑典》抄录到了纸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养皇庭,存左辅右弼二剑气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左辅为土,右弼为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因磐石心法之故,体内的真气为土属性,正好去修炼这皇庭左辅剑气。剑气一成,在副本世界也算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水属性,则可借助花间派的缠浪劲内练功法修炼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样的话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不着急突破先天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做好对未来的一定规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法慧禅师、天龙寺作为倚靠,短期内,他不会有什么性命危险。但长期的话,法慧禅师、天龙寺就极有可能背刺于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有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入皇宫后,提升自己涉及命运的命格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暗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时间飞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转眼就到了初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练石山上的落叶凋零殆尽,披了一层雪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法慧禅师在寺内所料,太后久受梦魇折磨,请遍了京师附近的高僧大德宣讲佛法,但都没有丝毫见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乎,素来孝敬的景元帝下诏全国,请国内高僧入京,替母解决厄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临近京师的贺州名寺天龙寺亦在邀请之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辆马车,从山麓而下,径直朝向炎朝京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智行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破先天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车厢内,师徒二人对坐修闭口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临近京师约二十里路时,法慧禅师终于感应到了徐行体内充沛、如渊似海的先天真元。于是,他忍不住破了禅功,出口发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他亦暗暗心惊胆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愧是明王体,刚一突破,体内真元在质和量上,就已不亚于他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在寺内略有所感,侥幸突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徐行睁开微闭眼眸,谦虚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在现实世界已经有了突破先天境界的经验,入副本世界,突破先天境界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【明王体】一证永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的体质,已经是先天,只是差了积蓄的真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积蓄一到,就能轻易破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为何不隐藏实力…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则是因为他没有修炼匿息的功法,隐藏真元骗骗后天武者和普通人还行,在法慧禅师这先天武者的眼中,他的气息藏不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外,隐藏气息,势必会减慢他的修行速度…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的法慧禅师还是他师父,不会对他不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使他们二人有冲突,同处同一境界,他即使实力不如法慧禅师,想要自保还不是一件难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此,也没有瞒着法慧禅师的必要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给他争取到足够的时间,不管法慧禅师对他心存恶意还是善意,他都不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相反,要是他明面上的修为不够,引起法慧禅师提前对他下手,反倒不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也好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了先天境界,成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法慧禅师手捻佛珠,微微颔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徐行的明王体,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突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比他预料的能快個一年半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马车入了京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师徒二人刚将僧牒挂靠在观音禅寺,入住禅房。慈宁宫的太监总管黄公公就亲自到了观音禅寺,将他二人马不停蹄的请到了皇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太后的病情,越来越严重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这些当奴才的,得心疼主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智行大师身居佛骨,此事太后早有耳闻,特意命杂家在宫外守着,这不,杂家刚一出宫,碰巧就遇见了两位长老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刚入皇宫,一路上,黄公公就喋喋不休的巴结起了徐行师徒二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公公此言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应是对每个高僧都这么说过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法慧禅师听的烦了,脚步一顿,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话语虽平静,可在他雄厚的真元加持下,这句话宛若煌煌真言,听起来有若黄钟大吕之音,令人心神发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公公讪笑,止住了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旁的徐行见此,刻意低了低脑袋,眼眸闪过几缕精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他的记忆中,法慧禅师还不至于这么容易生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他的养气功夫虽说还行,但比起整日枯坐的和尚来说,还差一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莫非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太后的梦魇与他有关?嗔恨心早就斩下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大胆猜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眼下不是他猜测的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面三十来步,慈宁宫的匾额已经悬在正门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宫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檀香袅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和尚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正殿内,风韵犹存的刘太后在看到徐行的第一眼后,开口赞了一句,然后她又将目光投在了法慧禅师身上,目存疑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约莫二十年前,闻光权倾朝野,身边有一和尚为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这法慧禅师的模样,倒有几分以前那和尚的影子。只不过到底过去了二十多年,她对早年间的记忆也不甚清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此,虽有怀疑,却也不敢笃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能按捺住心中怀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得等法慧禅师师徒离开慈宁宫后,再行调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请太后安寝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贫僧这就诵读经书,为太后去灾解厄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闲聊些许功夫后,法慧禅师终于提及了正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太后自是依允,在宫人的侍奉下,上了凤榻,闭幕就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