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令旨传遍天下的同时,伴随着地还有一份关于此番作乱大事的人员名单,这些人不是伏诛,便已押入大牢,听候发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合共六千八百四十九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零有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朝廷上,到江湖中,再到海外各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天下闻名之辈,也有无名小卒,各行各业,无所不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皆犯了一罪,便是叛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场叛乱将朝堂与民间都搅了一通,却也还了大寰一个短暂的清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与岳家倒没有被波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岳不群还因为在这场动乱中表现不错,多有功绩,被总督更为看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将他的名字写入此次安稳新东澳的表奏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使岳不群的名姓落入皇帝的眼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此外,还有不少奖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,职务仍是总督文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零四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十九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总督举荐,他入船舶司,做船舶课业长,专职船舶入港与出港事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份职务中油水可不少,而且也容易做出功绩,由此可见总督对岳不群的看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零七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二十二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他已升调总督衙门,做了推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推知,辅助总督掌推勾狱讼之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当年的大案,使得这些年大寰朝廷一直在捕捉那些参与叛乱的魔教余孽,所以这一职却也多事,另外此地乃新东澳,江南一地最为重要的地界,百川会流,龙蛇混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人一多,且还都是各路脾气风俗不同者,那么各种事也都会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,推知这个职务的活是真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这一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督为他寻了一个良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为驻守新东澳的九冠军统兵将军吴兴之女,年十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名叫吴菁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姿容不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仍差于宁师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已经有过一次经历的岳不群没有拒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了下来,将于海图历二百零八年完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一十一年,八月十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吴菁菁(jing)为岳不群生下一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为他取名岳灵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沿袭了华山下一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一十二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二十七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督卸任新东澳,岳不群携全家老小随总督去往天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,岳不群在新东澳试验了多年的女子气血武功终于有了大进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终于有女子不因这门气血武功出现身体残疾,或者气血逆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还不是一个,随后岳不群又向十六人传了此法,皆成功练成,强壮体魄根骨,却不会伤及肉身,不会出现残疾,也没有出现体型巨大,筋肉壮大的情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份进展自然是喜人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这还只是气血武功修行的第一步,只踏入了力道,接下来还有皮劲,与血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力道的修行无有问题,不代表皮劲的修行不会有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接下来的试验便在皮劲武功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一十五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岳不群三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十而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岳不群也已经是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的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年,天下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元月时,皇帝突然得了病,不再进行每日的早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二月时,皇帝的病被治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皇帝从此性情大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变得好女色,一月中就报了两场秀女选拔,填充后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曾经的总督,现在的礼部尚书上谏,直接鞭辟此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不喜,但也收敛了些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月,皇帝又起意秀女选拔,被一众大臣上谏阻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四月,皇帝总算恢复正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早朝依旧如故,朝纲迅速恢复,毕竟皇帝不是病一两年,未曾两三年不理朝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十二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再次病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之所以病倒,乃是其屡次服用虎狼之药所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虎狼之药伤及根本,使之身体内乏空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加上荒淫之事做太多了,精气神挥霍过度,即使有太医为之调理身体,常有进补,也难以为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皇帝一人的挥霍尚且无法坏了大寰的大好局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大寰的疆土上却又再次起了烽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事因大寰这两年多灾多难,江南有台风连连肆虐,西南则有干旱数月,北疆则生了瘟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多的灾害,自然得赈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,北疆的粮仓突起一夜大火,扑也扑不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粮食焚烧一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江南之粮仓虽充备,赈灾的官吏却取用了挤压多年的粮食,那些粮食可都发霉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这些,朝堂上的诸公自然不是睁眼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请旨皇帝,派了三路钦差,治理三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,就是一路的人头滚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赈灾终究不及,民生怨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幸而朝廷的大军镇守各地,使各地的野心家都只得潜伏爪牙,不敢伺机妄动,免得被朝廷再次大杀四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灾情仍不见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旱灾,洪灾,轮番在大寰各省上场,将大寰搅得天翻地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此外,海外也不安生,尤其是魄罗,魄罗也遭遇了各种灾害,百姓颗粒无收,税收难收,饥荒遍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为此,魄罗朝廷多次向大寰求情,先免今年税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寰应允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,魄罗的起义依旧不断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后经调查,虽然朝廷体谅魄罗,免了魄罗的纳贡,但魄罗的朝廷仍旧在收纳税收,半点不减,且欺瞒魄罗人大寰朝廷免除纳贡之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使得魄罗人起义后,不止杀魄罗的官吏,还杀大寰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寰朝廷对此,并未再次派往大军,而是责令魄罗,将税收降低,好生赈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魄罗外,海外诸国也多有闹灾,与大寰一般,不是旱灾,就是洪灾,甚至还有雪灾,风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整个世界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搅得民不聊生,大寰也是疲惫不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幸而,海外的属国无需大寰料理这些糟心事,只需免去部分纳贡便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这么多事务下,北疆便有人造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举义之名——皇帝无道,昏庸荒淫,莲生白佛,解救苍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朝廷自然是派兵镇压,集结二十万大军,剿灭叛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就在这当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海图历二百一十六年,元月十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驾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