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4章


        

空寂神僧并非瞧不起秦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他认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昊一是大夏天子,二是年龄摆在这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夏天子,虽然身份尊贵,高高在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未必是一个有学识的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有不少皇帝,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因很简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皇帝从小就生活在红墙绿瓦的皇宫大内,生活在高墙之中,简直是笼中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社会,也不懂民间疾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算有名师教导,但皇帝从小学的,主要是帝王心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况且,纸上得来终是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人,若是只是读书,不去亲生经历一些事,永远都是纸上谈兵,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难,也不知道这件事蕴含着什么道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夏天子秦昊,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读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从书上学来的道理,也很有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他亲身体会,自身领悟的道理,更是凤毛麟角,少之又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四大神僧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阐述的天地大道,苍生大道,自然之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佛门千年积淀之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都是他们自己亲生经历,才领悟到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正是因为如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四大神僧代表佛门辩法,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从西域天竺寺,一路东渡而来,沿途有许多小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西域小国,大多数受到大夏影响,尊崇的是儒门,还有一少部分是道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,四大神僧一路行来,经历大大小小的辩法百余场,无一败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脚步踏过之处,管你是儒是道,大小朝廷尽数度化,皆化为一片佛国,成为天竺的附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此可见,四大神僧的恐怖之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有傲气,是理所当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,他们确实有骄傲的资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释信方丈连忙道:“神僧所言极是!是我多虑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空寂神僧微笑道:“老衲最忌惮的人,本来是儒门孔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却没想到,大夏天子是一个昏君,居然斩杀了孔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举,等同于自断手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佛门此次北上京师,必定畅通无阻,无人可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的言语傲然,却隐含着一丝可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儒门是世之显学,蕴含的天地大道,比不佛门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孔圣一脉,传承千年,自然非同小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四大神僧东渡,要度化大夏,将其化为佛国,成为天竺的附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场辩法,可以说是蓄谋已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佛门准备了很多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四大神僧闭关,研读的不是佛经,而是儒门经典,四书五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佛门辩法,并不是鸡同鸭讲,两个泾渭分明的流派互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是佛门去研究对方的经典,用对方理论去说服对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四大神僧本来就是有大智慧的人,他们研究了多年的儒典,学问就算不能成圣,也绝对是大儒水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可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踌躇满志而来,还没到京师,就听到孔圣身死的消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下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敌人没有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让空寂神僧心中有些唏嘘,空落落的,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