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地,江州府,湖兴县,三目真君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信客甚众,香火鼎盛,络绎不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庙祠前还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庙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卖吃食,卖香火信物、卖摆件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倒是市井繁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天下午,天色稍阴,暑气清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哒哒”的马蹄声踩着石板响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散开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散开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一会儿,庙市外传来喝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个身穿差服的官差,最先当头,一只手扶着腰间配刀,一只手往旁边赶,驱散庙祠前拥挤的香客,让出一条道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紧接着,一队人马来到庙祠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头有一头大马,上有一人,穿着飞禽后面跟着一队官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旁边的百姓们惊疑地看着这些官兵的出现,不知道发生了何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马的官人,看了看面前的三目真君庙,眼神闪过一丝无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抬了抬手,往前挥了挥,没有言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后面手下的官差像是得了什么令,瞬间呼喝而动,如群狼汹涌涌入庙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砰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庙祠上方的牌匾被摘下,砸在地上四分五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啊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外面的百姓哗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干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庙堂的香客见了急呼,要阻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公差办事,谁敢阻拦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官差涌进庙祠,大喝一声,作势抽刀,噌的一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紧接着,官差们散开,将庙祠里的关于三目真君的一切东西毁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联,神龛、牌匾…..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二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二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砰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庙祠正堂内,一座三丈高的三目真君三头六臂金身泥塑像,在几位官差的发力下,被推下神龛,轰然砸落在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碎成一地残渣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还是人么,良心被狗吃了不成。三目真君为江州百姓立下功德,你们身为本地官差,却把它神像毁了,整个江州百姓都会戳你们脊梁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庙祝,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,看着满地的狼藉,扑倒在泥塑残像旁边,护住,怒瞪着那些官差,恨声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杀的哟,你们这些官差身为本地人,怎能干出如此人神共愤之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是,你们爹娘看见你们这幅样子不心痛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造孽啊,你们这是在造孽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庙内的香客看见官差们的如此行为,简直令人发指,也纷纷戳他们的脊梁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的咒骂他们会遭报应;


        

有的指责他们忘恩负义,chu生一样;


        

有的则痛心疾首,还涉及到这些官差的爹娘;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..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要多难听有多难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位年纪轻的官差,受不鸟这难听的咒骂声,怒脸拔刀,准备怒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却被带头的官差给拦下来了,对其实示意摇摇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年轻官差只能压下刀柄,没好气地转头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那位带头官差冲着怒气冲冲,堵住门的香客们抱了抱拳,朗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各位乡亲,我知道大家心里有气,但我等也只是奉命行事,上面严明下令,凡是没有受到正式敕封的yin祠邪寺全部要捣毁,防止妖魔阴神借机作乱,希望大家海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完,他对着其他官差吩咐一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撤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完,赶紧趁着香客们还没反应过来,带着人往庙堂外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,他们刚冲出去,发现他们的上司,县衙的三号人物吴县尉被外面更多的百姓们围的水泄不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如他们在里面遭受香客们戳脊梁骨的遭遇一样,这位吴大人也同样面对着这样的指责和质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位吴县尉现在则是满头大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引起了民怒,平时在湖兴县颇有威严的他此时也不敢耍威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要是他也有点心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县令大人上午得到飞声传令,然后召集他们议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上面下令,要正本清源,整顿民间私立的yin祠邪寺,但唯一就点到了三目真君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庙明明是县里默许的,当时百姓自发请愿,要立庙建祠,感念三目真君在汉水斩杀孽龙功绩恩德,由此所建,之前县令还经常去其中上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问起其中原因时,这位县令大人顿时语焉不详,口风紧闭,随后直接把这件事的任务丢给了县衙二把手的张县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张县丞立马说家中老母有急事,分不开身,把事推给了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其实也意识到了不对劲,这暂且不提,光想想这事就会引起百姓们的怨言怒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也本想推辞,让下面的官差行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县令大人说不行,必须要一位县衙主官压阵,不然手下的差头们压不住场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这位吴县尉就倒霉地接手了这事,才导致面对如今的场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心里暗骂自己的两位上司jian滑,把烫手山芋扔给自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没办法!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,他也只能拿出和刚才手下官差解释的由头给百姓们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各位,听本官解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大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不听,我不听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说为什么要捣毁三目真君庙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本官正要解释啊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听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底是为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吴县尉: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百姓们的质问嘈杂声淹没了对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此事,不止发生在这一处!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江州府府下管辖县衙,都接到了同样的飞声传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捣毁府下各县镇管辖,关于为某位存在设立的各种庙祠香火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什么三眼神君庙、三首吒目真君祠堂、还有三目送子娘娘、三眼护宅神官等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全部被一一捣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引发当地百姓民怨,质问!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江州府因此议论纷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….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远在数万里之外,繁华百里的帝都盛京,这几日平静下,陡生波澜,发生风云变幻!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日晚,一位出身天下学宫的法家学子,在帝京某座酒楼,和某位慕名而来的才士初见,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高谈阔论,酒酣耳热正时,谈当今法家变革之道,谈的兴起,说了许多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深夜,其辞别友人,回家路上,寂静无人,唯有月色相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位法家门生,觉得今日与前来拜访的友人谈的畅快,对方的某些惊世之言,令他见猎心喜,茅塞顿开,不觉说了许多话,喝了许多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中畅快,又见月色撩人,忍不住嘴中轻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忽然,暗夜中,街边两边高楼之上,几道影子出现,随后迅速朝其扑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位法家门生,顿生机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心中疑惑,怎么自己的感知能力变这么差了,有人隔这么近,才发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中一凛的同时,脑中酒意散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股属于六境斩道强者的气息汹涌而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刚准备大喝一声,突然脸色一变,体内气息不知怎么突然凝滞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四周人影在月下扑来,强大的气机轰杀而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一会儿,这位法家强者丹田被封,没有惊起多少波澜,被秘密压往皇城内司秘审!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日凌晨,天还未亮,皇城内门大开,马蹄声轰隆,内司金甲骑着大马,在城内大肆抓捕法家门徒,以及人数不多的道家修行者!


        

喝声大骂,哭喊求饶,刀剑四起,在凌晨的帝京里,激起一片鸡飞狗跳!


        

吓的听见动静醒来的百姓们关紧门窗,窃窃私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等到天一亮,整个帝京街头巷尾,繁华百里,都在议论纷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


        

皇城司兵甲深夜凌晨到底抓了什么人?


        

闹出这么大的动静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可是许久没发生的事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间,四方而动,各个势力的耳目都在打听皇城司深夜大肆抓捕,到底抓捕了什么人,而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!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,皇城内司代表着什么,大家心里都心里清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帝都内城司,一座地牢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某位男子,浑身皮开肉绽,上下钉着某种乌黑细长钉子,气息奄奄地瘫在阴暗潮湿的地面,不知死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突然,昏暗的地牢内,一个细蒙蒙的乳白色光点在这间牢房内闪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呼吸间,涨大成一个人形光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光影看不出面目,但手持打印,身披彩甲金绿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一道香火化身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见这道香火化身,吹了一口白气,如云雾一般笼罩住地下凄惨的身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呼吸间,那口白气消失在男子伤痕累累,已看不见好坏的身体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.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声轻微的动静,从地下瘫着的人影口中传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名远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声沉闷声传到了男子耳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昏暗地牢里,披头散发的男子似乎有了些生气,吃力地睁开了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口中真切地呼唤了一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挣扎着起身要行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其体相凄惨,浑身剧痛,怎么爬也爬不起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头发垂落下,可见一个四十岁左右刚毅男子的面孔,只是脸色惨白,看不到血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人正是当首被抓捕秘审的那位法家门徒!


        

堂堂一位六证强者,在江湖上可是名动一方的存在,在这皇城内司地牢里,变成了如此凄惨模样,毫无尊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唉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光影一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亲手扶起对方坐下,靠着墙壁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说说吧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,弟子好像闯祸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见这位叫名远的法家门生,第一句说自己闯祸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他缓缓开口,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在酒楼里和“友人”酒酣耳热的惊世之言,给他惹下了大祸,让他背上了谋逆的罪名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好像是一个针对弟子的圈套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名远讲述完事,灰败的眼神中,突然眼神凌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事情不可能这么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他不清楚,何人要对付他,竟安排了如此一场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光影默默听完,却是一时无话,半晌,喟然一声长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民贵君轻,民贵君轻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哪里是针对你的一场局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弟子名远听到先生如此说,虚弱的眼神爆射出精光,急声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这是什么意思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除了你,门下门生十三人,现在也跟你一样,如今锒铛入狱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是因为弟子的事被连坐,还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门徒名远先是感觉惊慌,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,声音戛然而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难道有人要对付先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何人要对付先生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名远不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先生乃当世法家武神,更是位享当朝武庙,受世人尊崇,地位崇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帝京之中,还能有谁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光影中声音似乎满是萧瑟和落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位门生听言,眼睛骤然一骇,靠着墙壁上的身子一挺,随后又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,垂落而下,满脸灰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声叹息!


        

光影消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昏暗的地牢里又恢复了沉重的死寂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与此同时,皇城天殿内,端坐高台之上一道伟岸身影,手肘抵着头,似乎在休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白蒙蒙光点出现,紧接着,呼吸间变成一个手持大印的人形光影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陛下,老臣求见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光影声音带着某种迟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台之上,武帝缓缓睁开了眼,慢慢坐起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雷公,我知道你会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武帝似乎早已料到对方会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臣门生无过,请陛下收回成命,其他老臣愿一力承担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雷公拜了拜手,声音还带着一丝恳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堂堂一位法家武神,在当朝武帝面前终于低下了头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高台之上,武帝却陡然站起身,天颜震怒,居高临下地俯视大喝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孤就问公,公为何隐瞒那贼子的谋逆之言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公难道认可民贵君轻之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准备学那贼子效仿变法不成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说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连四句,句句紧逼,气势骇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座天殿直震动,回荡着这位武帝的怒声,还有一丝掩藏护住的冰寒杀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已经触犯了他的逆鳞!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算是武庙武神,他也会毫不留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大殿温度急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,大殿死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台之下,雷公缓缓抬起头,直视着当朝武帝的眼睛,带着某种莫名语调和情绪,开了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七八三年,老臣出生江南一户穷苦人家,当时世道混乱,人心不古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七九七年,拜师临潼先生门下,学习法家经言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八一六年,于燕赵青林府梁子湖边为世间发愿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八二一年,朝廷入仕,担任青州一个县城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九三五年,证得武神之位,位享庙堂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…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臣一生变法三十有五,钻研法家之言,寻求治国之道理未曾懈怠、若如今以此问心,老臣断然无法欺骗自己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完,雷公最后铮铮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臣觉得那位发言振聋发聩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话一落,台上武帝终于色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“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“


        

”好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武帝口中连说几个好字,显然到了爆发的边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孤就在皇城设下论道台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去把那贼子请来,倒要他辩一辩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底是孤错了,还是你错了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错了,全部死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最后,武帝杀意滔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