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琬在心中默默思量:我从前理解不了系统的各种一次性技能,只觉得十分神奇,十分了不起,然后就是在该用的时候将他们利用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这类一次性技能用完了以后要怎么办,这个,江琬之前还真没想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完就用完了呗,这以后要是还能再签出来,那就想办法多签几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是绝版类型的,再也签不出来了,那也不必太过在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前方肯定还会有更有意思的签到奖励出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呃,这种随缘的心态也不能说不对,但总归是少了些进取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就觉得自己还是格局小了,她该想到的:眼下的我理解不了那些技能,但如果功力再进一步,到达秦夙如今的境界,更或者是突破到造化境,还会理解不了那些技能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“江湖豪客都俯首”,更比如“奉天承运”,这类岂能如果可以复刻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不,甚至都不需要完美复刻,哪怕只是复刻一部分,那红利也必将是难以想象的巨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些东西的用途,真的是绝顶武力也无法替代的,比如“奉天承运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觉得,她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这还只是她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大饼,但梦想总是要有的嘛,画饼又怎么样?万一就实现了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得很不是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哈哈哈!


        

秦夙不知道江琬这些心态的转变,只是看她神情中出现了毫不掩饰的喜色,当下便也觉心中欢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面对江琬的一连串问题,他道:“境界提升使我明神增强,你说到了造化境以后,将从肉身的修行而转向明神修行,这对也不全对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那时,应当是明神与肉身双修才成。这……大概也便是道家所言,性命双修。天下修行,皆不能脱离于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道:“所以,真正的高手,应该是术道和武道也能并行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秦夙点头:“应当如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又说:“琬琬,其实你精研符法,又不曾放下剑术的修行,从这里来看,你早已走在天下大多数人前头,在造化境之前,便达成了性命双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着话,他还用十分欣慰与鼓励的眼神看着江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:“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题是怎么歪的?


        

到底为什么,说着说着话,这位总不忘记给她吹彩虹屁?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就还是挺爽的,哈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于是嘴角微翘,勉强做含蓄状,表达了三分矜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马车行进,两人便在车中互相论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双方功力还很有差距,大多数时候都是江琬听秦夙讲道,但江琬对秦夙也有很大帮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最近因为签到而学会了许多符法,最有用的,是生字符和甘霖化伤符。但还有许多生活化的,比如纸鹤传音符、清净符、玉璧清辉符等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符法江琬都教给了秦夙,让他通过符法从而加深对各种道蕴的理解,增加突破的成功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夙则进一步地为江琬讲解乾坤离恨经,并引导她真气运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的真气本来同源,一阴一阳更是互补,有秦夙引导江琬修行,江琬事半功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不知时辰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有壶中日月术的掩盖,外间众人完全就听不到马车中的动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他们也不敢探听马车中江琬与秦夙在做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连番立威,如今已将身边亲卫和护卫军都收拢得死死的,再没有人敢轻易造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倒是护卫军将领何钺主动走过来对秦夙的亲卫首领游冀道:“游兄,原州城危机虽然已解,但陛下毕竟未发明旨允许殿下离开,如今我等却又行军往巫州去,这是否不妥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眼看游冀挑眉,何钺又忙道:“游兄,你与殿下更为亲近些,可知殿下究竟是个什么章程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什么章程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,游冀能知道就有鬼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琬和秦夙对此根本就没有指示,但游冀知道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,他道:“嗨,何兄多虑了,不管殿下是个什么章程,总归你我听话照办便是,想那许多做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句话就把何钺堵了回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,游冀不知道,江琬和秦夙确实是有章程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起来,这个章程还很简单粗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,不管永熙帝接下来的旨意是什么,总归他们直接往赶到封地去就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什么回京述职,又或者是回京参加永熙帝长春节这类的事情,全都不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也有理由不理,因为之前确实是永熙帝下发旨意将他们分封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甭管永熙帝之后是不是会反悔,又会不会因为江琬喝退了天狼军而做出其它指示命令,总之,只要他们跑得够快,圣旨就追不上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接到新的圣旨,那他们就按原圣旨行事,有什么不对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封地封地,总之他们现在只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,去封地!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多出来的,原来属于齐王的那一万护卫军,江琬和秦夙也不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原州出来,五十里路后的一条岔道处,秦夙吩咐停车,就下达命令,叫那齐王那一万护卫军自行返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这里开始,他们也该分道扬镳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边的护卫军将领史静忠连忙过来,一是向秦夙感谢照应之意,二是表达不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居然还有点不想回京,想要跟随秦夙一道去巫州的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的,秦夙的封地在巫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巫州与晴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晴洲且不论,只说巫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巫州紧挨着永州与柳州,地处湘西,不说是穷山恶水,实际上当地人也常被中原人称为南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地毒瘴盛行,更有百沼诸族,民风彪悍,不服管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永熙帝将秦夙封在巫州,美其名曰巫州在楚地,因此秦夙的封号是楚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实际上这种封地——真的,说是封地那是美称,这根本就是一块蛮荒地!


        

朝廷政令都未必能够通达,封地又有什么意义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结果,就这种封地,齐王的护卫军将领居然还隐隐有着想要跟随秦夙一同前往的意思,他对秦夙简直就称得上是盲目崇拜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秦夙还是直接拒了,接收这一万护卫军名不正言不顺,没必要趟这个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