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什么都有窍门儿,这个道理对各行各业都适用,是无需争议的事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干,其实远比认不认真,卖不卖力要重要的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捡破烂也一样,不是光有力气和胆量就行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有智慧,才能把劳动效率和收益最大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卫民就属于那种爱琢磨窍门,又善于总结经验的那种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可不像盲流子们,没事儿就狗一样的在垃圾山上寻着嗅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恨不得掘地三尺地找能卖的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习惯养精蓄锐,突击作战,专等着汽车喇叭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有新到的垃圾车来倾泻垃圾,他才从地上站起来,真正的上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是两辆垃圾车一起来,他也要先区别一下两辆车分别是哪个厂子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工厂越大,运来的垃圾才会越值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,宁卫民还懂得占据有利的地形,充分认识到抢占上风头的重要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次来了垃圾车,他都不惜一切办法,杜绝自己被挤在下风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那垃圾的灰雾一下就能把人罩成个泥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鼻子不通气儿,眼睛也看不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能干的主儿,也坚持不了多一会就完蛋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,在干活的具体流程上,宁卫民也和别人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他扑向一车新垃圾时,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着急捡能卖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的习惯是拼命的先把垃圾划拉到自己的身边,然后摊开四肢压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汽车开走了,再从从容容的从垃圾中挑拣有用的东西发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最后,关键的一条就是,宁卫民绝不是什么废品都要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十分清楚自己单打独斗,携带量有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没法像这帮盲流子们那样,可以大批量的积累废品,再统一用手推车统一运到回收站去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哪怕垃圾场的资源如此丰富,他也只有去捡体积小,价值高的东西才划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像废纸这种东西价格最低,还占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便是满满一麻袋废纸也没多沉,但体积却大的要命,而且往往遍布污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他而言,那是一定要坚决鄙弃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过来,有色金属就不一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管铜、铝、锌都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便碰上一件,就能顶一麻袋废纸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便是铁也好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看一毛二一斤,可他的二齿钩上绑了一圈儿的吸铁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废铁对他来说,就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寻找的过程里,根本不用费心,随随便便就能吸上来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都是白来的添头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宁卫民不但耳听八方,眼观六路,还相当能动脑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下手特别有针对性,是绝对不做无用功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作为一个充分把智商应用在捡垃圾上的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创造性的工作方式,屡屡创造了收获奇迹,也给盲流子们展示了什么叫“一个顶俩”的效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,如果没有谁格外受老天眷顾,交了意外的好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外么每天收获的“矿产”,几乎注定会是板上钉钉的第一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时间一长,其他人当然会注意到这样明显的成效差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许多盲流子也都自觉不自觉的开始效仿起宁卫民的工作方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到目前为止,垃圾场里,就变成了人手一块绑在铁钩子上的大磁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也都懂得跟在垃圾场后面抢占上风口,以及先划拉再干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情况,难免让宁卫民的收获会受到影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这也没关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说到底,这些窍门毕竟只是皮毛而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卫民最重要的一招,这些盲流子们可学不会,也没条件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他擅长计算,还有见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还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办法去扩大自己的利润,从这些盲流子们的身上吃差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实话,其实打一开始,宁卫民跟盲流子们相处没多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就发现了盲流子们相当无知的缺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人可没几个人上过学的,对有色金属的了解特别匮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根本分不清生铝、熟铝的区别,也不懂黄铜、紫铜有何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别说锡、铅、锌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阀门、齿轮、轴套、门把手这些各色金属掺杂在一起配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常常认不准是什么材质,不知道哪部分是铜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顶多也就知道铜锁、铜电线、电缆、电磁线有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给别人提供了可钻的巨大空子,让他们自己吃了很大的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卫民曾经跟着盲流子去过他们卖废品的地方,那是两公里以外的东郊废品回收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许是因为盲流子们图距离近,也或许有点怕进城,他们向来只光顾那一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时间一长,东郊废品站的人对盲流子们的情况摸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开始欺负他们“老赶”没见识,懵他们懵得毫不手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盲流子们送去的东西,不但都被废品站刻意压份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还经常会发生在吸铁石上做手脚,硬把铜件说成铸铁情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是趁盲流子们不备,悄悄上手偷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的,废品站是按官方价儿计价收购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价格上却仍旧有着不小的猫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拿铝和铜来说,都只给盲流子们最低的种类价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根本不区分生铝、熟铝,黄铜、紫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要知道,因为都是工厂的垃圾里淘出的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盲流子们找到的,大部分都是工业用途的紫铜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里外里,差价可就大了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些差价,最终恐怕是落进了私人的腰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很明显,这个废品回收站是国家的不假,但架不住财帛动人心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白了,这个废品站上上下下恐怕人人都有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概率是黑了心,把这帮盲流子当成他们的摇钱树了,合起伙来长期从他们身上揩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别看那天目睹了一切,什么宁卫民心里都清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却忍住了,一点没有声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不傻,说破了对他没有任何好处,只会平白招惹不必要的敌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又何必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反过来讲,盲流子们没文化的可怜,对他何尝不是一种浑水摸鱼的机会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大可以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,抢在废品收购站之前“截胡儿”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这样,自打那天不声不响的离开之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卫民就在心里琢磨上了,该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事儿当然不能蛮干,他需要顾忌地方主要有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是不能直接出钱买下盲流子们手里的铜去倒卖牟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否则他们必定会起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要是让盲流子们得知铜上存在着巨大差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对进城再胆怯,他们也多半会因为钱的激励,克服这一点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没有以后了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二是尽量不能让废品收购站的人起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是说他不能真的把所有好处吃干抹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必须得留下一部分给废品收购站的人,让他们继续像过去吃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知道,断人钱财等于杀人父母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吃顺嘴的人来说,尤为不愿意别人染指自己的膏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安全第一,细水长流最好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宁卫民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,权衡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因为他需要找到最合适的办法,想赚安稳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才托了这么久,直至今日开始实施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