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的副作用之一,就是附加痛苦给身边的人,尤其是亲人!


        

想了想,他干脆在本子上记下了这句话,准备拿给俞妃鸿,用在朱母身上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朱母要一直微笑,最好笑到让观众觉得她僵硬、肌肉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林子还是很看重《北京童话》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故事是他‘写’的,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,而且他还是男主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很想找个境遇差不多的病人,询问他相关情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么做太残忍!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跟六六说的那句‘幸亏我来了,再不来素材都没了!’


        

将疫区人民的切身苦痛视作“素材”,毫无悲悯可言,“幸亏”二字更是刺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如果真这么做,且不说会不会有病人愿意配合,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只能采访医生,顺便自己观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师经常说‘演戏真实与否要看细节!’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看细节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走路姿势?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,是他们对别人的态度!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天时间观察下来,他发现有的病人真的就是把自己当成皇帝,随意呵责自己爸妈或者亲人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十几岁的那种!


        

有时候,他都觉得过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就是现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只能记录——凡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,轻描淡写最容易,但要理解庄严的痛苦,除非你走了一圈鬼门关!


        

体验派嘛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基努里维斯为了演男妓真的去站街了;


        

陈导明也说过一句话‘现在演员除了一枪打死之外,其他的都要体验一下’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锯腿这种事还是算了——毕竟他不是刘得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(《拆弹专家2》,刘得华的假肢太逼真,有网友问‘假肢戏是怎么拍的?不会真的砍了吧?’有网友回答:‘不好说,刘得华很敬业的!’)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九月底,北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《二十》这张专辑,海蝶通过自身的运营渠道,把它迅速铺满全中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吧,全中国的说法有点夸张,但是销量确实很好,半个月卖了接近三十万张!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买榜,海蝶跟很多超市、火车站、公园等人流聚集的地方谈妥,会支付一笔费用,要求这些场合必须放某首歌去,对听众进行洗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半个月下来,北京好多地区都在播放《二十》里面的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现在在易初莲花超市隔壁的一家小饭店吃饭,里面放的就是‘突然好想你,你会在哪里,过的快乐或委屈…’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踏马循环播放!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离谱,这张专辑这么多好歌,为什么只放《突然好想你》?


        

很想质问一下老板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算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怎么在这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打扰到正在进食的大林子,他扭头:“…小蜜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对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你怎么来这边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在这里体验生活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看了看她,还真穿着病号服,似模似样的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挺用心嘛,那为什么没带呼吸器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《北京童话》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怎么知道…”杨小蜜吓了一跳,然后想到了陈婧:“你是男主角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…我是男主角刘小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小蜜看了看他,牛仔裤、白衬衫外加帆布鞋,干净、帅气、阳光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好看归好看,但是跟剧本里的刘晓峰差距很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忽然来了一句:“你们公司对你真好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为了捧你,专门做了一部电影,让你演男一号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这…这是什么意思?


        

耸了耸肩,没有接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玄妙,真的说不清楚,有些人,一看到他就很顺眼,一聊就能成为朋友,一认识就关系很好,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转身,也许就能传达许许多多的信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他跟杨小蜜,就不行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又不是傻子,能感觉到偶像好似有点嫌弃他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小蜜要了一碗牛肉面,坐在他对面:“…你来这边干嘛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刚从医院出来,这边有吃的,准备吃点东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医院?你也在医院体验生活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‘写一首简单的歌,让你的心情快乐,爱情就像一条河…’“对不起,我接个电话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掏出手机,他的铃声就是《一首简单的歌》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是毕晓世拨来的,态度很…很,怎么说呢,带着一丝哀求,让他接受一下搜狐网的采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估摸着老毕也没想到沈林这么猛,半个月卖了三十万张,这是什么概念?


        

超级新人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时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下午三点…按我现在过去…嗯,待会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挂断电话,沈林看了眼还在吃面的偶像:“我有点事,先走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去吧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小蜜冲他摆了摆手,心里想的却是‘你有事,你能有什么事,你什么也不是!’


        

呃,这个时间段的杨小蜜有点嫉妒关系户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荣信达就有太子爷!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段时间,关于《二十》专辑的热卖,有很多话题,北京晚报几个乐评人张漫、戴芳都给了很不错的评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的词都是什么‘和弦套路不再走限制模版,开始有意识的进行R、B改写,虽然节奏处理刻意去迎合了一些大线条旋律,可是思路清晰,而且251和弦链接也运用很好。’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也说了‘应该还在探索风格阶段,所以,整张专辑给人一种风格不统一的感觉,挺好的,新的歌手,我们应该给与更多的鼓励…’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啦,乐评人的观点不重要!


        

周揭伦被乐评人黑了好几年,现在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网上很多人对《二十》的沈林感兴趣,但苦于社交并不发达,以及海蝶的‘刻意’藏着,能找到的报道只有林JJ北京见面会,师弟沈林到场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搜狐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是‘你是不是跟朴树一样不愿意接受采访?低调?’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不是低调,我接了一部电影,正在筹备中,没空宣传自己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接了电影?你是演员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,我是中戏的学生,本职身份是演员,签约海蝶,是因为毕老板觉得我可以做歌手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采访就在海蝶音乐的北京总部,沈林简单化了点妆,衣服都没换,也没做发型,就是简单的板寸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《二十》这张专辑所有的歌都是你写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沈林点头:“当然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所有都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除了编曲…编曲很难,毕老师帮了很多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