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彭的运气还真没得说,在幽州晃荡,都有大功劳送上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看完了边陲传回来的捷报以后,一脸郁闷的感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真是冯唐易老,景丹难封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前汉李广,征战一生,没能封个侯,总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景丹如今有点向李广的方向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按理说景丹和铫期堵着扶余打,刘秀一帮人应该是景丹的囊中之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刘秀硬生生的从景丹眼皮子底下逃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终被出去打猎的岑彭碰了个正着,白白的捡了一个大便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拟旨,封岑彭为荆国公,加赐太子太保衔,加赐食邑一千五百户,赐扶余一千顷草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加封铫期为幽国公,改任虎台丞,加赐食邑一千五百户,赐扶余一千顷草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加封景丹为太原郡公,改任镇边大将军,加赐食邑七百户,赐扶余五百顷草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加封耿弇为广宁县公,加西域镇守使衔,加赐食邑七百户,赐西域五百顷草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加封张休为冯翊郡公,加玉门关镇守衔,加赐食邑三百户,赐西域一千顷草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扶余被灭,隈嚣和刘秀被俘,鱼禾自然要再一次封赏一番群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主持征灭扶余的景丹被拔高了两等爵位以外,其他人都进了一等爵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似岑彭和铫期,本来就是郡公,再上一等,自然就是国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岑彭的性子和能耐挑不起大梁,所以鱼禾给了岑彭一个跟马援等人平级的虚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铫期也挑不起大梁,所以鱼禾将铫期调回了长安城,给马援充任副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副手,可不是虎台左右史能比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把马援比作大周兵相的话,那么铫期就是大周副兵相,虎台左右史,只是左右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景丹的功劳仍旧是薄弱了一些,但有灭扶余之功,出任镇边大将军的话,倒也没人说三道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拟定好的封赏功臣的旨意,又调整了一下武臣们的官职以后,鱼禾派遣礼部的官员赶去边陲宣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礼部官员去宣旨的同时,鱼禾和马援、阴识、冯异三人,对大周北境的边防又重新布置了一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周新得了扶余之地,边陲自然也拓展到了原扶余北境,边防自然要重新布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景丹要回京出任镇边大将军,所以北境边防就交给了铫期和岑彭负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在跟马援三人商量过后,着铫期率领镇守并、幽一线的兵马,赶往了扶余边陲,重新构建军事防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差岑彭率军坐镇扶余、幽州、三韩交界之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铫期和岑彭镇着,北境防线应该不会出差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解决了北境防线问题以后,鱼禾又果断下旨给耿弇、张休,让他们再征匈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匈奴人会不会声讨大周出尔反尔,鱼禾一点儿也不在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相信,有耿弇出马,匈奴人应该没机会发出声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间一晃,到了秋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景丹,以及耿弇的副将,押解着刘秀、隈嚣到了长安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并没有见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便他们在历史上鼎鼎有名,即便他们其中一个人曾经在历史上一统中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派遣冯英去见了他们,给他们定了罪,送他们下了黄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此,鱼禾的大敌尽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也稳稳的占据了中原江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同年深秋,郭圣通诞下一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四年五月,庄敏诞下一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四年八月,东越国主亡承薨,其子亡波继承国主之位,庄太妃晕于明光宫,三日不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学四年腊月,耿弇和张休征匈奴大胜,耿弇进凉国公,张休进益国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帝令着张休还朝述职,着耿弇镇守新征之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五年三月,东海外有船儿来,载数百倭人,言称是海外之国朝圣之臣。镇东将军曹宏,将此事奏于长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五月,帝于章台殿接见倭人,赐周委倭奴鬼国国主铜印,遣相魁为赴倭使,率五千铁甲赴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腊月,鱼敖、鱼蒙两位郡王还朝,奏贪官污吏一千三百五十二人,帝遣京兆尹寇恂为使,清查一千三百五十二贪官污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月终,咸阳蒙氏遭贼人所害,全族上下一千四百五十口,无一活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帝怒,着刑部严查此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刑部查访三月未果,刑部尚书降俸至七千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敖、鱼蒙两位郡王监察不利,改封国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六年三月,百官奏请立嫡长皇子鱼休为太子,帝允,大赦天下,复刑部尚书俸禄,复鱼敖、鱼蒙郡王爵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七年四月,遣倭使相魁自东海复,言称倭奴鬼国大臣反,弑倭奴鬼国王族上下,袭倭奴鬼国送往大周的贡品,其率众而击,倭奴鬼国国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六月,帝令,改倭奴鬼国为倭奴郡,郡内倭属,世代为奴为娼。御史耿况曰:不仁,帝任耿舒为倭奴郡太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八月,镇国大将军贾复求娶大长公主,帝斥,贾复再求,帝再斥,贾复三求,帝欲斥,太上皇怒,斥帝,帝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太玄八年,六月,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到中年的大周皇帝陛下鱼禾,着一身青色单衣,一手抚摸着短须,一手牵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子在桂宫的廊道散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廊道两侧的花开的正艳,花香中伴着一点诗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……苏子瞻那个死胖子,六十多岁了还去调戏人家小姑娘,害的老子这个当老祖宗的,也要被文人拉出来鞭尸,真是岂有此理!岂有此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愣愣的呆在原地,看着廊道不远处,自己的长子正跺着脚的在骂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胡皇!是大凶!是大凶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手里牵着的小家伙,瞧见了大兄,口齿不清的大叫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在廊道不远处跺脚骂娘的小小少年身躯一僵,猛然回头,就看到了一双呆滞的眼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糟了!暴露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脸色大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努力的平复着心情,目光紧紧的盯着小小少年,沉声质问,“你是何人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脸色再变,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拽着鱼禾手指的小家伙一脸天真无邪的喊道:“是大凶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像是没听到小家伙的声音一般,目光依旧盯着小小少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叹了一口气,自顾自的道:“装了快十年了,我也累了,再装下去,我都快忘了我是谁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此处,小小少年看向鱼禾,晒笑道:“说起来,我们算是同类,同样流落他乡,同样找不到归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比你惨一点,在此之前还去了一趟宋朝,给人当了几十年老祖宗,顺便殖民了一下全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神色,一脸不可思议,但却没有言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见此,有些别扭的伸出一只手,“大宋帝国奠基人、伟大的殖民者之父、四海七荒统治者、四海七荒众神之父寇季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那水波不兴多年的心湖,泛起了一阵浪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一位前辈……干的比朕还成功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神情复杂的嘟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爽朗的笑道:“不自我介绍一下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鱼禾嘴角抽搐,也伸出了一只手,淡淡的道:“我是你爸爸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小少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僵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