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董卓几人,在这里谈论事情的时候,外面响起了叩门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话的几人,将都将话停住,一起转头,望向了门口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祖父大人,姑父大人,夫君,天气炎热,我送来一些冰镇酸梅汤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的声音传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卓脸上露出笑容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囡囡自进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音落下,这房门便被打开了,显现出来了董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一身浅色衣裙,梳着妇人的发髻,显示着她此时已经是出阁的女子,为人妇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偏偏她却显得年纪不大,脸上甚至于还有着一点婴儿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她让看起来,身上多了一些反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种反差,偏偏又很是吸引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的出来,她进行了一番的精心打扮,很是漂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那带着一些婴儿肥的脸蛋,此时看起来红红的,整个人显得有些害羞的样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这房屋之中的三人,一个是她的祖父,一个是她的姑父,另外一个则是她最亲的夫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三个人,不汇聚在一起,董白是不会害羞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面对自己祖父和姑父李儒的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此时他们与自己这久战归来夫君,汇聚一堂,自己前来送水,那就有些不成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总是显得害羞,担心会被祖父和姑父二人,看穿自己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夫君的心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长得本身就可爱,很是养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时候,又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,显得有些羞怯的前来,就又凭添了几分颜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看着自己左夫人的这幅样子,脸上忍不住的露出笑容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觉得自己这左夫人小白白,可可爱爱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目光与刘成的目光接触了一瞬,便忍不住的朝着边上移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本就显得带着粉色的面庞,就又凭添了一分的粉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见此,忍不住的心里微微一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己这左夫人小白白,是真的可人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将手中端着的托盘放在桌子上,拎起那个外面汇集了一层细密水珠的水壶,倒了三杯冰镇酸梅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依次捧给董卓,李儒,和刘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将酸梅汤捧给刘成的时候,刘成面上一本正经的接过,但手却在董白的手上,悄悄的摸了一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悄然的小动作,让董白的心尖尖都忍不住的为之颤了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脸上多出了一层粉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见此,心里面不由的一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己这左夫人,可真的好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都已经与自己结亲一年了,此时相见,居然还这样的害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董白送来了酸梅汤之后,站在这里,与董卓李儒说了几句话之后,就很懂事的从这里离开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离去的时候,还顺带着将门给带上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走出了屋外之后,手上还有着夫君方才偷偷摸自己的触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回想着方才的事情,董白的心里有些一些害羞,暗自责怪自己夫君,怎么就这样大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心中更多的还是甜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带着一些婴儿肥的可爱面庞之上,忍不住的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脚步轻快的从这里的走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情超好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房间之中,在董白离开之后,董卓和李儒,刘成三人,在这里喝起了酸梅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冰镇酸梅汤喝起来酸甜可口,还凉丝丝的,很是可口,让人觉得欲罢不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大壶的冰镇酸梅汤,很快就被几人给喝完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喝酸梅汤的时候,李儒也与刘成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刘成现在,可以任命属于自己的官吏了,完全可以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之前的时候,刘成作为卫将军,就能够任命属于自己的官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那种与现在这种比起来,要差的太远太远,不在一个层面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现在成为汉王,所任命的独属于自己的官员这些,是直接属于国家层面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成为汉王,有两项最大的权柄,其中一个就是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封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一个就是,拥有属于自己的官员制度,用来管理自己的封地,属于一个独立的王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刘成这种存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封王之后,和独自建立一个国家,没有什么区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封地之内的所有种种,都可以一言而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这个封国,在名义上,还属于大汉而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是因此,李儒这个时候,才询问刘成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刘成现在所设立出来的机构这些,基本上就代表着今后大汉的这些机构,就有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询问的刘成的意思,是还用不用现在大汉的这些官员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用的话,刘成是准备原封不动的使用,还是说,在这个基础之上,进行一定的变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事情,显得比较复杂,而且也很重要,需要慎重考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这个时候,与克德说出来,倒不是说立刻就让克德你做出决断来,而是担心克德你想不到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先与克德你说一下,好让克德你有一定的准备,今后多琢磨琢磨这个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争取能够做到更加好用,不出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望着刘成这样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点头,表示自己明白,他也知道这是李儒的好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对于这些,刘成在得知自己成为汉王之后,就已经是在心里面,有所考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所考虑的就是,将如今大汉所施行的三公九卿这样的朝廷上的制度,进行改变,用唐朝时的三省六部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经过了这样长时间的发展,大汉从秦朝那里所继承下来的三公九卿制度,到了这个时候,已经不适合现有的状况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,这些在大汉的发展演变之中,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这个时候,有很多机构的职能,都已经变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汉朝廷最为有实权的部门,是尚书台,而不是别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这种演变,还不够彻底,处于将生而未生的状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旧有的东西,不曾完全舍弃,显得很是臃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造成行政效率低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刘成本身就想要将之进行一些变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省六部制度,显然是更加的适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省彼此牵制,权力一分为三,下面有执行部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职权这些,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要比现在的大汉,现行的制度这些,好的太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几百年的时间下来,大汉所行的官制这些,很多都已经是变得臃肿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原来的基础之上,修修改改的,总是会受到许许多多的牵绊,纠缠不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既然这样,那就直接另起炉灶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刚好现在自己这个汉王初立,将要任命属于自己的官员,建立属于自己的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直接开始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史上,三省六部制的最终确立,是经过许许多多的有才能之人,经过数百年的时间,一步步的摸索改良的结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它最终能够取代三公九卿等这些制度,可以看得出来,它具有很大的历史优越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史上,三省六部制的确定,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与摸索,耗费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的心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谓是殊为不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刘成则不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身为后来者的他,对于这些很是了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以直接拿来使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之上,摘取果实,他能够轻松许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真的算起来的话,刘成觉得,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东西,才是自己最大的外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脑海之中,迅速的将这些事情,给过了一遍,笑着开口道:“多谢姑父提醒,这确实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,需要人慎重考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的制度这些,有些不太合理,我不准备搬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于新的制度,我已经有了一些考虑,不过还不够合理,成熟,还需要再琢磨琢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所说的这些,也是实话,他今后想要建立三省六部制了,是需要与如今的实际情况相配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些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考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刘成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,李儒心中很是高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听到刘成说,他不准备使用大汉现有的朝廷制度,想要另行颁布一套新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心里不由的为之吃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是一个聪明人,也正是因为聪明,所以才知道,这建立全新的制度,是多么的困难!


        

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,一环套着一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稍有不慎,就将会出现大漏洞,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,引发混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大汉现行的制度这些,已经是一步步的演化而成,这其中耗费了许多极有才能之人的心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才能达到如今的这种地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人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,想到切实可行的办法,对制度进行全新的演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建立全新的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建立一个全新并且切实可行,能够超越现在这种制度的制度,难度实在是太大,甚至于比打大胜仗,还要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比解决如今的大汉,四分五裂的情况容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李儒一直觉得,刘成成为汉王之后,建立制度这些,必定会脱胎于现有的制度,会在现有的制度上面,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已经是需要很大的智慧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结果现在,刘成居然直接说,他有一定的考虑,准备施行一种全新的制度,这可就太过于惊人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李儒一直以来都觉得,克德特别的聪明,对于许许多多的事情,都有着自己的考虑,往往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,想出解决的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现在不同,现在所说的,是将来会放到整个国家进行推行的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需要特别的严谨,需要能够将现有的制度这些给超越过去才可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果克德却说,他有了想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虽然知道刘成聪明,可还是觉得本能的不相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觉得,这极有可能是克德对这些不是很了解,所以才将一些不成熟的制度这些,看的很重,觉得是好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也很合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一个人,不可能知道那样多的东西,不可能处处都非常的精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克德再聪明,再不凡,也只是一个人而已,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下就开口询问:“克德你所考虑的是什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方便的话,说出来听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帮你参考参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会这样说,一方面是他真的对刘成所说的这些很是好奇,想要看看刘成考虑的,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一方面则是,心中已经是笃定了刘成想法的不靠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想要提前听听,然后给刘成提出一些意见,将刘成这不靠谱的想法,给改变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让刘成要脚踏实地,不要这样的好高骛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要想着弄什么全新的制度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东西是真的不容易,不是一朝一夕,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以现有的制服为基础,在上面进行修修补补的稳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见到李儒这样说,便已经是明白了李儒心里面是怎么想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知道,这是李儒的好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下就道:“行,姑父愿意听,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,我这就与姑父说说我这不成熟的想法,请姑父指正指正,提出一些意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看我这想法,能不能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儒闻言,笑着点点头,等待着刘成说出刘成的想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不觉得刘成方才所说的话是自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觉得刘成方才所说的话,都是实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这制度这些,建立起来,是真的不容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在心里面迅速的过了一遍,三省六部制的要点,当下就开口道:“我所想的制度,为三省六部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省指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部各辖四司,共为二十四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分工明确,相互监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中书省,为决策机构,负责军国大事和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,替皇帝起草诏旨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门下省为审议机构,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,诏旨不当可驳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尚书省为是具体的执行机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命令这些,分散到下属的户部,工部等进行执行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成望着李儒,侃侃而谈,开始说他所知道的三省六部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原本的时候,想要对刘成进行一番指正,找出刘成所设想新制度中诸多不合理的地方的李儒,听着刘成所说的话,很快就变得发愣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人的面部神情,显得非常的精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里面泛起了浓浓的震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连手指都在忍不住的为之颤抖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……这是克德所考虑的新制度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东西,真的需要自己进行指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