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言出了酒店,却没有再回俱乐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今天对于极速联盟而言,是一个挺关键的大日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狗被扔到医院顺产的消息,在初新她们的有意扩散下,一个小时不到,就传遍了魔都二代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茫茫多的SSCC老成员正往俱乐部赶来,要开一场事关超跑圈未来的大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建武发微信问了汪言的意见,汪言只回复了八个字:“你们处理,我不参与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收编SSCC是大事,但不是非得狗哥出马不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,稳坐钓鱼台或许更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SSCC的创始人搞出这么大的丑闻,如果没有外力介入,那么SSCC肯定会直接散掉,慢慢寂灭于无声无息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恰巧,魔都出现了一家声势更盛的超跑俱乐部,这就给了SSCC成员们一条退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灰意冷想退圈,可以,我们帮你联系人卖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仍想继续玩,没问题,过了考核,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极速联盟什么都不做,仍然可以捡到最大的便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动与否,大约就是快一些和慢一些的区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这件事儿虽然很关键,汪言却可以自由决定出不出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给了狗哥自由,那结果简直是一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句话就把一群工具人忽悠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新新姐、建武,你们展现主动接纳的姿态,我负责扮演镇派祖师,既不至于缺乏诚意,又不会显得低三下四,拉低极速联盟的格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记住,现在不是我们求着他们,极速联盟已经是沪三角的独一号,多少该有点架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初新和建武深以为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狗哥就明目张胆的偷懒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常的创业者如果爱偷懒、爱享乐,那简直是一场灾难,但是在汪大少这里,一切都顺理成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,到最后,狗哥仍然没能偷懒成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被汪云喜抓去了王庭娱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司膨胀得太快,有两件事已经迫在眉睫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,新合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二,新环境下的发展规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次重申:创业真的是一件超辛苦的事,没挂千万别学狗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海光大厦,汪言把帽子一扣,低调上了电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乘的小姐姐看到楼层是王庭娱乐,特意偷瞄了几眼汪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幸好汪言没有照片流落在外,顺顺利利的来到公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出门,满耳喧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本预计两年之内都会比较宽裕的总部大楼,现在居然有点拥挤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名气的扩大,带来的是员工规模的急速膨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勤可以挤一挤,主播可没法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,即使直播室已经不堪负荷了,报名的小姑娘小伙子却依旧络绎不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疯狂搞事的影响力,辐射到一家以年轻人为目标的娱乐公司上,广告效果堪称千金难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,今年只是直播元年,别管业内厂商怎么疯狂布局,外界的普通百姓却仍旧迟钝而茫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播真能赚钱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都有什么平台?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什么要签约公会啊?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多问题想不明白,甚至都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只要知道直播这个新行业的,就必然听说过王庭娱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三线及三线以下的城市,本地的娱乐公司仍未起步,那些有志于做主播赚大钱的小年轻,只能去平台上瞎撞,然后和某家公会网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特别搞笑的是:带她们了解直播行业的可能是娱伽、海鱼,或者其余的什么公会,结果养到最后,第一优先选择永远是王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别跟我说你们有什么资源、有什么经验、有什么财团,有汪神有钱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公会运营当场就被气吐血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汪神再有钱,又不给你刷,有什么用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哦,那你们有汪神大方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公会运营: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庭娱乐是真的大方,甚至大方到了公司高管都有点儿头疼的程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今天要确定新合同,就是因为汪总的疯狂撒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在会议室坐下,运营主管陈汉东迫不及待的谈起这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汪总,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绝对的优势壁垒,是不是应该砍一砍主播待遇了?这么搞下去,利润上不来啊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环视一圈,所有高管都眼观鼻,鼻观心,默然不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沉默其实也是一种态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铃丫你说呢?”汪言点名列席的股东代表铃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已经坐稳一线大主播的铃丫,仍然像是以前那个小女孩般干脆:“您说什么就是什么,我们几个没有任何意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有意思了嘿!


        

股东不心疼花得多赚得少,高管却感觉自身的作用没有实现最大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云喜居中调和,把事实摆了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别的公会呢,普遍是给新主播25%的礼物提成,没有底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是有保底的合同,一个月大概在3000块钱左右,相应的就要砍分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咱们家的线下主播光底薪就是5000起,魔都帝都这边最高都给出1万2了,分成比例又比业内平均水平高出整整一档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人少时不要紧,人多了压力确实有点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们现在要梳理公司架构,第一件事,就是解决合同上的分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商量出一个结果来,然后据此调整发展战略,最后不打折扣的去执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云喜讲得太客气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岂止是压力大啊?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庭娱乐堪称是直播经纪业里的一股泥石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管线下线上,基础分成比例就是30%,签约就有一次平台小时榜前三名的曝光机会,而这仅仅是最差的C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平台,打一次好时段的小时榜前三,至少要10万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千多个主播,每人打一次,那是多少钱?!


        

尽管主播不拿打榜分成,公司回流50%,那还亏一半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换一家小点的公会,打10次榜都亏不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王庭娱乐同样亏不起,所以,从一开始,这笔打榜费用就是汪言个人在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班长于秋丽别的什么都不管,专门干这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不心疼,高管都替他心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这事儿吧,真没法解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C签上面是B签,自然会有更多资源,比如每周一次的封面推荐位,比如一套更好的直播设备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同C签一样,不分线上线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阶梯分成比例,最高能到40%,而且要求很宽松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只需要满足直播时长,以及20万有效月流水两个条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的公会,50万流水的大主播才能拿到那么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A签开始,就更厉害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首先,A签只给线下主播,目前是四大一线城市+苏杭+星城+奉天,总共8城分公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资源更多,并且有至少5000底薪,有专职房管,有运营团队,有通讯通行补助,有最好的直播设备,等等等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不需要主播做出什么成绩来,新人就可以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坚持一个月的试用期,不管成绩如何,只要你确定你想做这行,公司确定你有那个潜力,OK,签约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天就全面落实所有福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这条件,吊打业内所有公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S签相比于A签的提升,更为巨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根据所在城市不同,有8000到12000的保底工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魔都的12K月薪听着是不高,尤其是在逼乎,那简直就不能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实际上,整个魔都,月收入在10K以下的,占比74%。


        

2400万人口,有1800万活不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了,对于能够签上S约的美女而言,12K并不算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们干什么都能赚来那12K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不搞歪门邪道,怕是赚不到现在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初的那几位S签主播,高雅、吴皎洁、包紫、季末、刘璐璐等等,每个人的礼物分成都是底薪的10倍以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以说,王庭娱乐S签的保底工资从来都没有亏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保底的意义不在于多少或者亏赚,而是在于可以提供一份保障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确保她们在刚开始直播时,能够不受生活影响,不必急躁,按照自己的节奏舒服的学习、进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哪家公会敢这么玩?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存在的,听着都感觉不可思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王庭娱乐压根不需要与别的公会争什么,从来都是新人主动上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是成本真心有点高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为什么有意见?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觉得实在没有必要这么烧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司烧钱关他们什么事?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高管都有期权和年终分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成本高业绩低,分红就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成本高发展慢,上市时间晚,投资者认可度低,股票就没那么值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事关切身利益,今天好不容易堵住老板,高管们终于决定要畅所欲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汪总,我们仅仅是薪金成本这一块,就比别的公司多出四五千万一年!而且会越来越高的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坚持在一线城市租大空间经营线下主播,额外的装修成本、租金成本、补助成本、经营成本,都是巨大的压力,没必要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为什么不能只保留总部,转向二三线城市开分公司,尽力做线上模式呢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现在的情况是,我们承担着最大的成本,让利补贴主播,导致受到同行的广泛敌视,而部分主播也因为高额保底,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懈怠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反思过类似的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论很有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高管们的质疑很合理,却不能改变汪言的想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王庭娱乐的工资开得够高,哪怕是按着他们的脑袋,他们也得尽心做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打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汪言必须得用正当理由去征服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沉吟片刻,狗哥不答反问:“我们的中期目标是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对视一眼,不太确定的回道:“纳斯达克上市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没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点点头,又问:“为什么之前的经纪公司都做不大,只能维持小作坊模式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面面相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不知道怎么答,而是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回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掏出笔记本,摆好架势:“来,我们先把别的问题放到一边,专心把这个问题聊透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大家畅所欲言的讨论了半个小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论出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会模式的缺陷,一是没有现代化的公司管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没有那种意识,而是不存在那个需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线上签约主播,天南海北的放养,不太用心的话,50个员工就足以管理1000个主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,成本最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主播的产出具备着极大的不确定性,精细管理提升的收益,可能无法覆盖新增的成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聘用50个员工,用100人管理1000主播,经营成本整体上升130%,主播的流水能够同步提升那么多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概率是不能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有可能因为几个大哥土豪的上山,而导致收益血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播行业的性质,天然决定了一件事:公会唯一能够自主控制的,就是自身的经营成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会的生命线,永远是成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你做不出来预期收益表,更算不出什么增长曲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公司化、正规化,意义何在?


        

小作坊模式才最安全,最有生命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过来讲,没有一家正规的公司,没有一个优秀的管理体系,做到一定程度后,公会就难以继续发展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停滞不前的结果,仍然是一个大一丢丢的小作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二、做公会,其实是经营一家资金密集型公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管哪个平台,你想扶持自家主播上位,都需要大量的投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竖招牌的游戏主播要签,很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头部男主播要养,打打周星打打年度,看着热热闹闹,其实全是赔钱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顶级的电母要给排面,官刷顶榜少不了,维持地位,不图赚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是多少投资了?


        

全靠中小主播,尤其是娱乐区的女主播回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细水长流,时间拉长了肯定不少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问题是,假如碰到点意外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是不是全靠自有资金撑过去?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年歪歪皇族时代,有个几千万就能做起一家拥有200个主播的大型公会,现在,没有500个主播,都不敢开口说自己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一旦涉及到跨平台,需要的投资翻着番的往上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有那么多现金流,干嘛不好?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什么要死磕直播公会?


        

融资融不来,贷款贷不到,再加上天然的高风险,结果仍然是只能搞小作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三、公会极难形成品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玩家粉的从来都是主播,没有粉公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会既不输出标准产品,更不输出内容,只是一个背后的管理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接输出内容的,是主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主播从来不是流水线产品,即使立住了牌子,那也是只属于她自己的个人品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纪公司怎么去塑造品牌形象?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不想,是办不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全世界范围内,所谓的“公司粉”最多的经纪公司,可能是韩国的S.M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人家也不是靠经纪业务圈粉的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更主要的是培养偶像、出品音乐、设计舞台、拍摄综艺,最后才打造出来一个公司品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播经纪公司屁都不出品一个,怎么圈粉?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是现在知名度爆表的王庭娱乐,品牌形象也不是源于自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汪言强行和公司绑定,硬绑出来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有的影响力和美誉度,都是汪神个人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旦汪言离开公司,谁还会拿王庭娱乐当盘菜?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说,公会是形成不了品牌的,天生就没那功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果便是:怎么宣传都没用,压根不可能滚起雪球,垄断行业里的优质资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不现实!


        

讨论到这里的时候,大家突然沉默下来,悄悄的瞟了一眼汪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呃,别说的那么绝对,这儿就坐着一个奇迹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大少就笑呵呵问:“所以,理论上不可能,但我是理论之外的一个孤例,对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又问:“三大不可能,品牌化、公司化、低成本的大资金,我们全都做到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,接下来,我们要怎么走?


        

是退回去,和小作坊们看齐,亦或者是继续向前,冲出一条新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傻眼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半个小时的全面讨论,让他们彻底认识到,王庭娱乐的今天是多么来之不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简直堪称是一个奇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前没有过这样的经纪公司,以后也未必再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窗口只会开启短短的那么一段时间,把握住就是把握住了,把握不住,时间不可能倒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又怎么可以再走回头路?


        

在讨论的时候,他们根本没有想到,汪言居然会从这个角度来让自己认清现实,现在恍然大悟,彻底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只是服气汪言的眼界和格局,而不是对未来再没有疑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我们要怎么走下去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大少这才拿出整体考量,沉声道:“继续分享,和我们的主播共同成长,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,扎扎实实的形成对行业的全面垄断,最后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齐声接口:“纳斯达克上市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个的,都激动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论到画饼,狗哥是专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区别有多大?你们应该都明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庭娱乐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上市转一圈,凑个热闹就拉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二三十亿美金的估值,于我而言,便是失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庭娱乐已经做到了所有公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,来之如此不易的开局,绝对不能浪费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大家要统一思想,扎扎实实的修炼好内功,盯着天空努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终有一天,我们会飞到天上,看同行们在泥浆里慢慢爬行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哗哗哗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开始鼓掌,表情激动,眼神狂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满了满了,鸡血打得快要溢出来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汪云喜忍着热泪,颤声问:“那我们的新合同应该怎么改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压根就没打算从主播身上刮钱,甚至一直在考虑,怎么继续提高她们的待遇,好让她们对公司更加死心塌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,有结论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给A签和S签各自增加一个级别,分别叫A+和S+,别的不变,性质变更为劳动合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!!!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言既出,满堂皆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劳动合同是什么概念?


        

简单讲,比之前签的劳务合同,多出来一个东西——五险一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成本瞬间飙升至少50%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财务总监老胡迟疑着问:“有必要吗?对小主播是利好,但是大主播的个税同样会暴涨,应该很少有S签愿意改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前的劳务合同,打赏分成的性质是“劳务所得”,固定扣税20%,做到大主播,可以用个人工作室签约,税率最低可以到7%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旦变更为劳动合同,打赏分成的税率仍然是20%不变,但是不能再用个人工作室避税,而且工资+签约金+奖金都要按照7级累进税率表纳税,大主播会多扣不少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汪言考虑的根本不是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淡声道:“四大一线城市,哪里的户口都不好拿,我们得为员工提前考虑啊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啊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恍然大悟,继而震撼难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的提议牛哔在哪儿?


        

做主播的,想要落户到四大一线城市,几乎只有唯一一个方式:积分落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极少数奇葩的主播——比如毕业于清华的女流,大部分主播都不可能满足人才落户、应届生落户的条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,仅剩的选择,就是积分落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有条件中,5到7年社保的硬性指标,只有签了劳动合同才能解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目前,全网没有一家公会,给主播交社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积分落户政策里的人才引进条件,也只有王庭娱乐才够得上企业资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没有汪言的提议,目前公司里这些“北漂”、“海漂”、“深漂”的主播,哪怕赚再多钱,都很难拿到当地户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魔都积分落户社保方面的潜规则来举例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年你要尽可能的多报一点税,缴纳平均基数的社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二年根据前一年的报税平均月收入,把社保基数调上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此类推,直到调整到上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7年缴满,其余分数够用,才有落户申请通过的可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搞清楚规则,自己弄成个体工商户的身份瞎吉尔缴社保,缴多少都是pass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积分落户里的社保,隐含要求,是要在一家“有资质”的公司里工作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找企业挂靠代缴都不行,人家代缴企业又不可能给你办理人才条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用怀疑,大魔都的户口就是那么难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如果拿到了,那也是真香啊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说,汪言掏出来的是一把大杀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计一出,王庭娱乐将彻底和其余公会拉开档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一档两档,是飞机和拖拉机的区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目前的情况而言,主播始终都不是一份受到社会认可的正式职业,现实如此,莫得奈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的很多父母,压根不同意女儿去做什么主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样的,那些生活在一线城市里,真正高素质有才艺的美女,也不可能来做主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基础保障和未来发展都是大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大少却不服这个劲儿,就是要挑战社会固有观念,用钱砸到你们喊真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一个A+合同肯定不足以解决掉户口,但是正规的劳动合同+高薪+高发展潜力,足以令很多高素质的姑娘来试试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S+签约,才是解决户口的关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S+签约最核心的一点是:第一份合同签3年,如果有资格签第二份S+,并且履约完成,那么,王庭娱乐就会为主播解决当地户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者第一份A+签约,第二份升级到S+,同样可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注意:不是打落户申请,而是彻底搞定!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相信,7年后的自己一定有那个能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,根本用不到7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管们震撼莫名:“汪总,您这是拿屠龙刀宰鸡……我们只是直播经纪公司而已啊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屠龙刀一出,瞬间推平全行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门槛我已经建立起来了,有种你们就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谁特么跟得起!


        

从今以后,王庭娱乐的高素质美女主播不会再断档了,一边淘汰,一边补充,源源不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线上主播争夺中低端市场,线下主播霸占娱乐头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横扫全网,指日可待!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有一点,汪言并不认同高管们“宰鸡”的说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播经纪业务,目前看来确实不起眼,百多亿的一个小盘子,似乎不值一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汪言亲身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变化,总有一种预感:不止如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是直播本身会变得有多么了不起,而是一种更宏观、更隐秘的趋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流量在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前的流量,掌握在淘宝手里,微信手里,微博手里……又似乎正在向美团和今日头条转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微妙的是,不管怎么转,集中度都极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问题来了:要想实现最终的变现,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分发的环节?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次分发,要有足够得承载力,要有动能,还要精准,更要快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它是什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想不明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感觉或许是网红,或者说,是以网红为代表的内容创作者,比如今年爆火的papi酱,比如自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又觉得现在的模式差了点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刚刚落幕的生日party大营销,确实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尝试,值得反复总结反复琢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仍然不对劲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不可复制,无法成为常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汪言感觉,自己距离那个确定的未来只剩最后一线距离,却怎么都破不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有一点,他确信无疑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做好王庭娱乐,培养并掌握住海量好主播,进而催化出大量网红,一定能够截留到相当一部分流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跟阿里疼讯对打,那当然不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把他们按到谈判桌上聊聊共赢,应该是有机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未来互联网上的大战,一定是因流量而打,因流量而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不我待啊汪富贵!


        

既然不缺钱,那更要志存高远,放眼量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A与T之后的第三极,或许……可以姓Wang。


        

******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