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萧何恭敬行礼“当为举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起来可能不相信,这个时代地方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收税,也不是处理案件,而是为朝廷举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选拔官吏的制度,第一反应肯定是科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问题是,科举是隋文帝发明的,差着小一千年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远古时代里,采用的是世官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说,家中可以世袭官职,世代为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某个贵族家中有一个人称为了官吏,那整个家族都会跟着沾光,几乎人人都位置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事情夏商时代很常见。也就是通常说的贵族世代为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春秋战国时代,这个制度就逐渐瓦解消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这么玩的后果,三家分晋,田氏代齐等等事件都已经让所有人都是看的清清楚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后就是大秦用的军功爵位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战国时期,列国变法打击旧贵族特权,转而以军功授予官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么做的问题在于,有军功的人基本上都能打仗,可治理地方与打仗是两码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会打仗的人不见得就懂得治理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弄出反效果,把地方上弄的乱七八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王霄很清楚,随着战争的急速减少,获得爵位将会愈发困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占据的地方越来也多,人口数量也是可以预见的将会爆炸式增长。需要的官吏只会增加,不会减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有一种就是察举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察举制,是有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,然后推荐给朝廷,经过考核之后进行任命的制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处是,极大地缓解了官吏缺乏的状况。能被推荐的都有着起码的才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坏处的话,看看东汉末年五世三公什么的就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地方上的察举权被名门望族所掌控,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门世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机会来的时候,那就是祸乱的根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脑残弄出来的九品中正制,生生的把人分成等级,彻底稳固了世家大族权势的这种,不提也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的话,就是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隋文帝,弄出来的科举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随着大秦的领土急速扩张,寻找举荐足够多的人才就是当务之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觉得什么样的人,才能算得上是人才。”王霄示意近侍给年轻的萧何上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明是非,辨善恶。懂农桑,行课税。”萧何当即应声“如此,当可为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点头表示同意,然后他再问“你觉得天下间能做到这些的,有多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次萧何犹豫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也不催促,啃光了羊腿直接扔掉骨头,立马就有近侍再次端上来一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被捆着在一旁的刘邦,看到这一幕心中羡慕“这就是皇帝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片刻之后,萧何终于说话了“陛下,天下间有此才能者,当是不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能被举荐出来为官者,有多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萧何再次犹豫了,最后一咬牙说“可能不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很清楚,历史上有汉一代,一直为这件事情而发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军功勋贵能做官,察举推荐能做官,甚至皇亲国戚都是天然的官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像是刘大耳的祖父刘雄做过范县县令,父亲刘弘也被举过孝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萧何说的那种,德才兼备的,绝对是很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你萧何能不能给一个最好的建议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萧何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也不催促,自顾自的吃肉喝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到一旁被捆着的刘邦与卢绾,王霄挥挥手让人松绑,还给他们送去了酒水肉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吃着喝着,完全无法理解自己的魔幻际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倒是想过展现一番来着,可对上了王霄那似笑非笑的眼神,瞬间就没了心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总是感觉王霄看他的目光很是古怪,就像是要把他的心肝脾肺都给看穿了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王霄啃完第二条羊腿,那边的萧何终于是长叹口气“陛下,草民无能,想不出办法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示意蒙毅,去把那两个羊腰子给他端过来“看来是有些强人所难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萧何面露羞愧之色,低着头不说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看向一旁的刘邦和卢绾“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?可以大规模挑选合适的人才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心说,咱们丰沛最聪明的萧何都没办法,我一黔首能有什么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这种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,他还是决心要抓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陛下。”刘邦想了想说“诸子百家都是有才学的人,可以找他们要人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此言一出,萧何当即眼神一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也是笑了起来,满意点头“不错,你刘季果然是个人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名字的事情说一下,这个时代叫名字是以伯仲叔季来排,刘季的意思就是刘老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春秋之前,只有贵族才拥有姓与氏,百姓通常只有一个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秦时,是华夏百姓普遍拥有姓氏,完善名字的重要时间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夸赞刘邦并非随意说说,这是因为刘邦是真的有本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起码,被称为能臣的萧何,就没想到这种定点挑选的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此刻,正是诸子百家最为绽放的时候。他们的学子数量众多,而且基本上各个都是有本事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有不少的主张都是奇奇怪怪,可大部分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单单从解决问题方面来说,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得到王霄夸奖的刘邦,兴奋不已。他感觉自己的好运来了,单身问题即将得到解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不是不想娶老婆,更加不可能是在等吕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是他家里条件太差,实在是娶不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他的名字就知道,刘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边两个哥哥要娶老婆,他们老刘家还能有多少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的话,如果能被皇帝看中,那就是飞黄腾达指日可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没让他失望“刘季,你与萧何,以后就做郎官留在朕的身边。对了,那边的那个卢绾也一起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三人都是大喜过望,齐齐的向着王霄行礼“谢陛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年头普通人想要出头,机会实在是太少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看刘邦,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的牛叉人物。都是混到了几十岁高龄才有了出头之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,换做是谁都得乐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朕赐你名为邦,以后就叫刘邦了。你们先回去收拾一下,安排家人去咸阳城。”王霄放下酒坛,起身吩咐“速去速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王霄这次来丰沛之地,主要目标就是他们三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其他的周勃曹参等人,现在还都是小屁孩,还是再过些年再说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一路飞奔着回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真的飞奔,两条腿就像是着火了一样,跑的风风火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路上撞翻了摊位,撞飞了小贩什么的,已经是完全顾不上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回来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一脚踹开自己家大门,昂首阔步的走了进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代里,讲究父母在不分家。所以刘邦兄弟几个都是和父母住在一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这土坯房子来说,刘邦天天晚上听着兄嫂的动静,这么多年下来也是忍的难受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发什么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代没有玻璃,所以哪怕是白天,房间里的明亮度也是很低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没事的时候,大家都喜欢在院子里待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老太公看心疼的看着被踹坏的大门,恨不得拎着棍子揍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哈~~~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双手掐腰,站在院子里仰着头放声大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家人看着他,一个个面色凝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三这是怎么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莫不是一直没有娶妻,人给憋疯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的儿啊~~~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要不,嫂子你..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收声,随即大喊“今天见到皇帝了!是皇帝请我刘季去的!还赐给了酒水羊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家人面面相觑,片刻之后,刘太公开口说“老三,咱们有病就要去治病。别怕,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把你给治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夏治病的事情,那真的几千年前就这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得病破家的故事,真的是数不胜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一头黑线不说,他兄弟们也是满心的不高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还没分家呢,花费的都是他们的共同财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没病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邦咬着牙说“皇帝还给我赐了名,从今天开始,我就叫刘邦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到家人还是一副看神经病的眼神,刘邦拿出了离开之前得到的传与符,还有照身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说老刘家基本上都不识字,可这些东西他们还是认得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怀疑依旧是存在,因为刘邦说的故事太过于玄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村里的泼皮,居然被皇帝看中选为身边的郎官,秩比四百石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只想问一句,你凭什么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直等到一队秦军押运着马车过来,才算是彻底证明了刘邦此时的身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马车上装载的是王霄赏赐给他的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酒水,铜钱,布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都是响当当的硬通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家人再无怀疑,一个个高兴的抹眼泪“老三终于出息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事情很简单,从这个时候开始,刘邦就称为了老刘家最重要的一个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天之后,王霄动身开始返回咸阳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换上甲胄的刘邦等人,跟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之中,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晚上宿营的时候,王霄再次找来了他们,扔给他们一个任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做个策划,告知全天下的有才之士,来咸阳城参加取材考试。合格者,直接授予官职。”